畫家閆曉萍|賦點線面以精神 擁國畫之靈魂
日期:2023-12-21
點、線、面可以說是中國畫的最基本形式,但如果點線面沒有精神內涵,而一味追求形式美感,它就會變得空泛、乏味,國畫創作也就沒有了靈魂。
曾經有很多畫家效仿黃賓虹,追求筆墨中的亂序,結果一片狼藉,什么也不能突顯,只反映了作者的精神騷動。筆墨是中國畫的特有形式,尤其是點線面,它只有在精神內涵的驅動下,才能對觀者的視覺產生沖擊力,才能讓作品有了靈魂擺渡。應該說,形式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空間架構,不可能產生審美價值,點線面只有在傳導精神內涵的時候,才能發揮其作用。
我們知道西方繪畫是以表現實物作為核心,而中國畫的內在品質是表現精神,藝術是精神的產品,作為國畫更應具有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,所以它的精神內涵遠遠不止表現在一件作品的內容上,更是貫穿融合于整個作品的筆墨、色彩、結構、造型、空間、意境、韻律,甚至題款之中。
人類最早的繪畫藝術就具有了一定精神內涵,象原始社會的圖騰器皿、篆刻、宗教藝術,甚至龍鳳虎龜,大都是人類某種精神的寄托。長沙出土的晚周錦畫《祝壽》,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,是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虔誠與祈求,是對邪惡的憎恨和對命運的抗爭,它都是通過點線面來表現岀來的。
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其時代精神特征,戰國的離亂、唐代的鼎盛,反映在藝術上都有著鮮明不同的特點。直至現代,八十年代的文藝圈一度出現代溝,老一代所處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,與青年一代不同,老一代經歷了戰爭、饑寒交迫和屈辱,他們的精神主流是抗爭與奮發,構成了他們嚴肅的使命藝術。文藝的現代化,一些年輕人不了解,什么叫貧困與奮斗,無法理解穿補丁人衣服后面的實質,他們只懂得經濟大潮,帶來了社會繁榮和富裕,卡拉OK、迪斯科、搖滾樂、咖啡廳,這是他們的世界~玩就是一切,因此,其藝術理所應當成為一種玩的藝術,玩就是他們的藝術概念,當然,玩的藝術體系中也有多個層次,其中也有一定的精神內涵的作品,但大多數是乏味無聊,疏淡冷漠的,它構成了現代藝術的某種格局,在矛盾沖突的現實面前,顯得無可奈何……
值得思考的是,藝術從來就是與人的命運、精神相聯接的,幾千年來的民族命運所構成的抗爭精神從來沒有熄滅,從另一個方面來講,也會出現這種現象,只愛制作脫離現實的東西。把藝術推向市場更是,當創作一開始就與金錢結緣的時候,就失去了藝術本身的精神內涵,藝術品就成了純粹的商品,沒有了藝術家自己,更有一些難以識別的,比較隱晦的作品,有主題有情節,但沒有精神內涵,沒有了讓人更信服的東西,文藝中的高大全形象,一種時代模式的昂首挺胸、笑口狀等等,它未必能體現出時代的精神內涵,若把各種各樣的文藝性現象混淆起來,忽視這種精神怪象,它必將會慣性侵害我們的觀念和身心,遺害無窮。
直至現在,還有人說,藝術最重要的形式全在點線面之間,這絕對是非常片面的形而上學。點線面是藝術的表現語言,強調形式的美,強調新的形式風格未必一定是美,如果它違背了自然的規律,玩弄新的形式那只是一種嘩眾取寵而已,玩弄新的形式并不難,但要真正創造出富有內涵的新樣式就難了。天地萬物總有一個不變應萬變的規律,藝術一樣,作品只推崇唯新式樣,不考慮社會效應,只是博得幾個專業人士的喝彩而已,有人不敢為而為之的東西要取得成功,很難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找到契機,那也不是真正藝術。
賦予點線面以精神內涵,還國畫以靈魂,這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家的使命。
